八马茶业持续推进 IPO 进程并计划三年新增 1500 家门店网络炒股配资,但熟客消费力下滑、业绩增速放缓等问题凸显,其依赖加盟与熟客的发展模式正面临考验。
IPO进程持续推进:明星代言造势,3633 家门店中加盟店占比超 93%
近日,多次冲击资本市场的八马茶业在港交所更新招股书,与此同时,女演员宋佳为其拍摄的品牌广告亮相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等场景。和此前燕之屋等瞄准送礼与商务人群的品牌类似,八马茶业通过明星代言、广告投放等方式塑造高端形象,背后是其对上市的持续追求。
作为 1997 年成立的茶企,八马茶业创始人王文礼源自福建安溪铁观音世家。自 1998 年在深圳开设首家连锁专卖店后,2007 年开启加盟模式并跨区域经营,还逐步拓展电商渠道;2015 年实施全品类战略,产品涵盖乌龙茶、黑茶等主要茶叶类别及茶具、茶食等非茶叶产品。线下门店是其核心销售渠道,招股书显示,截至招股书最后实际可行日期,其线下门店总数达 3633 家,其中直营店 241 家,加盟店 3392 家。
定位 “商政礼节茶”: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 68.3%,聚焦商务熟客
从门店布局来看,八马茶业与聚焦一线城市热门商圈的茶饮店差异明显。一线、新一线、二线、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分别为 10.9%、20.8%、28.6% 和 39.7%,二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近七成。这一布局与其品牌定位密切相关。2009 年,经营销大师叶茂中团队策划,八马茶业从 “茶中奢侈品” 转型为 “商政礼节茶”,聚焦商务、政务礼品市场,主力消费人群为中小企业主。
其门店不仅是销售场所,还提供包厢服务,成为商务人群社交空间,选址多在租金较低的商务楼、社区街边而非热门商圈。以北京光华路一家门店为例,虽地处国贸商圈,但位于较陈旧的临街商务楼,门脸不大。这种选址契合其 “熟客经济” 模式 —— 不依赖路人客流,主要通过会员、预约等方式服务熟客。
加盟扩张依赖圈层引流:63.4% 加盟商合作超 3 年,多跨行业经营
曾任职石家庄某八马茶业门店店长的程辉透露,门店盈利除售卖茶叶外,还涉及简餐、棋牌室等业务,“一些小老板知道能打牌,就愿意多停留消费”。她接触的客人中不少是门店经营者圈子的熟人,办卡门槛 5000 元以上,存茶、办卡意愿较高,“普通年轻人较少涉足,但颇受生意人认可”。
加盟是八马茶业门店扩张的核心驱动力,而熟客经济模式下,加盟商自带的资源与圈层消费粘性至关重要。程辉表示,此前所在门店的加盟商主营红木家具,她观察到多数加盟商并非以茶店为主业,涉及玉石、地产等多个领域,依托自身商业圈子为茶店引流。
八马茶业亦重视与资深加盟商合作。招股书显示,2022 年至 2024 年,单店终端平均年销售额超 200 万元的加盟商从 80 家增至 116 家;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,合作 3 年以上的加盟商有 778 家,占比约 63.4%,加盟商平均经营门店数达 2.7 家,其中经营超 100 家、50 家及 10 家门店的加盟商分别为 3 家、9 家及 44 家。
“千城万店” 计划遇阻:2025年上半年净利下滑 17.8%,熟客年消费降 13.6%
基于此,八马茶业将 “开店” 作为增长重要策略,计划深耕华南、华东等优势市场,开设品质店及品牌旗舰店,拓展未覆盖区域,推进 “千城万店” 布局,预计未来 3 年新增 1500 家门店。但在当前消费增长放缓的背景下,这一计划的可行性存疑。其产品价格与客单价较高,且茶叶并非刚需品类,消费意愿和能力受市场环境影响显著。
招股书数据显示,熟客消费能力呈下滑态势:2022 年至 2024 年,线下直营店会员平均年度购买金额从 2860.4 元降至 2469.6 元,降幅达 13.6%。这一趋势直接影响了整体业绩。2023 年,得益于加盟店扩张,八马茶业营收 21.22 亿元,同比增长 16.8%,净利润 2.06 亿元,同比增长 24%;2024 年增速大幅放缓,营收微增 1% 至 21.43 亿元,净利润增长 8.9% 至 2.24 亿元;2025 年上半年,营收同比下降 4.2% 至 10.63 亿元,净利润同比下跌 17.8% 至 1.2 亿元,高端茶市场竞争加剧与消费疲软的影响显现。
茶企上市难成常态:仅澜沧古茶成功挂牌,标准化难题待解
值得注意的是,茶企上市之路并非坦途。自 2012 年起,八马茶业、安溪铁观音、中茶股份等多家茶企多次递表,但截至目前,仅有澜沧古茶于 2023 年底在港交所主板挂牌。业内认为,产品质量难标准化、供应链复杂等茶行业特性,使得资本市场对茶企态度谨慎。在当前消费低增长环境下,八马茶业如何向资本市场展现新的增长逻辑,成为其上市进程中的关键课题。
(提醒:内容来自:八马茶业招股书、港交所、八马茶业官网、界面新闻、过往公开新闻报道。文中观点仅供参考、不作为投资建议。)
尾声:
“ 八马茶业在上市之路上面临着熟客消费下滑、业绩承压等多重挑战网络炒股配资,其“千城万店”计划与资本市场的认可仍需时间检验,茶企上市的共性难题也亟待破解。”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十大平台_十大炒股配资代理_十大免息配资公司观点